太子河畔,塔吊林立加紧建设;产业园区,机器轰鸣奏响强音。明山区以工业为基、项目为脉,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以优质服务护航发展,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、新兴业态加速崛起,一幅硬核支撑、多元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生动铺展。
项目领航 产业升级
近年来,工业始终是明山发展的核心底气,该区以“项目为王、技改赋能”激活产业活力,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。日前,记者在龙山泉40万千升精酿啤酒建设项目现场看到,土建工程方面,所有厂房主体工程施工完成。外墙封闭、门窗、玻璃幕已安装完毕。项目负责人崔红梅告诉记者,该项目生产流程中的原料、糖化、发酵、包装、动力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。目前,项目一期20万千升已经达到投产条件。
老企业通过技改焕发新机,新项目则以“明山速度”快速落地。新材料产业园里,辽宁京通复合管项目的钢塑复合管、3PE防腐钢管源源不断发往东北、华北市场用于消防、电力领域。这个总投资1亿元的项目,从签约到试投产仅用171天,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0至5000万元,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极。“我们最初担心审批流程繁琐,没想到区里开通了‘绿色通道’,从项目备案到环评审批,全程有人帮办代办,比预期提前了3个月拿到手续。”辽宁京通复合管项目王经理介绍道。
在企业培育方面,明山区持续推动“小升规、规升巨、巨变强”。深耕门窗行业近40年的辽宁康顿门业,凭借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60万樘高端门窗,企业总经理田播介绍道:“区里组织我们参加RCEP专题培训,帮我们对接国际展会资源,2024年出口额突破1000万元,在广交会上还拿下了墨西哥、西班牙的新订单,现在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。”“十四五”期间,明山区已新增“小升规”企业23户、“规升巨”企业3户,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户、创新型中小企业13户,预计2025年底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将达74亿元。
业态创新 开放共赢
搭建平台,精心规划招商路径,组织华日新材、康顿门业等企业参与RCEP专题培训,引导泰丰电气、丰和打火机等企业亮相广交会,单次斩获超100万美元成交额。招商团队主动出击,奔赴武汉、长沙、乌鲁木齐、大连等地,累计开展域内外洽谈20次,通过“以商招商”“产业链招商”,与大连铭禄集团、中能建等企业进行精准对接。成功签约低空经济产业园区、悦农电商供应链等7个项目,协议总投资22.4亿元,新储备项目8个总投资22.88亿元,累计68个合作项目签约额达166.7亿元,开放型经济能级持续提升。数据显示,全区进出口总额达5.29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612万美元。
工业强势突围的同时,明山区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。总投资1亿元的圆通辽东智慧物流产业园内,升级改造后的两条智能化快递分拣线高速运转,“以前分拣快递全靠人工,每天最多处理3万件,现在智能化分拣线投用后,日处理能力提升到8万件,还能精准识别目的地,出错率几乎为零。”圆通辽东智慧物流产业园运营总监陈经理介绍。升级项目不仅打通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,还带动周边5家物流企业入驻。
服务提质 效能倍增
优质营商环境是发展的“第一资源”,明山区秉持“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”理念,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。区领导深入企业21次现场办公,为辖区重点企业解决难题近百个。针对京通复合管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原材料运输难题,区里协调交通、城管等部门,开通临时货运通道,保障原材料及时供应;为康顿门业解决出口报关效率问题,对接海关部门优化流程,让产品出口通关时间缩短了40%。
“我们要做企业发展的‘店小二’,企业有需求,我们就第一时间响应。”明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表示。为进一步借力“双本融合”,区工信局积极搭建“钢地”对接服务平台,组织鸿岩矿业、泰丰电气等10余户企业与本钢物流中心进行现场对接和交流洽谈,成功促进富佳矿业等企业与其达成合作意向,切实帮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800余万元。在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,明山区先后邀请本溪移动、本溪联通等公司,深入全区41户规模工业企业开展“智改数转网联”政策宣传和指导,召开“数字赋能 智造未来”暨明山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观摩交流活动,通过加大宣传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、“数字辽宁智造强省”、本溪市“智改数转”等政策,以及深入工具厂现场学习5G智能工厂先进理念,成功推动国电投、亿通机械、普利精密等16户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,进一步推动企业向高质量方向加快发展。
如今的明山区,工业项目加速推进,企业发展活力迸发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下一步,明山区将继续聚焦产业强区,以更实举措推进项目建设、更优服务助力企业成长,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
来源:辽宁园区招商网
展开